美联储这一降息信号,无疑给市场埋下了一颗新炸弹,只不过这炸弹是“甜的”。标普500和纳斯达克连续三周勇攀高峰的画面,再搭配“三巫日”带来的交易狂热,妥妥地给股民们送上了一场市场的好戏。然而,热闹归热闹,细心人却早已发现,市场背后隐藏着一丝丝不对劲的味道——美股基金居然净流出了400多亿美元!看似熙熙攘攘的繁荣背后,谁又在偷偷撤退?
从美联储的动作来看,显然是铁了心要开启温柔的“货币政策放宽”模式。重启宽松周期后,联邦基金利率略作下调,算是顺应了市场期待。但实际上,美联储依然对通胀保持着高度警惕,利率点阵图所折射出的内部分歧,也告诉我们一件事:距离明确的鸽派政策,还有点远。而就业市场虽保持韧劲,但23.1万失业救济申请人数这波反弹,也开始给人一种“强弩之末”的既视感。
表面上,美国经济风光依旧,无论是零售销售额的意外上涨,还是制造业的扩张数据,都让人误以为经济正稳如泰山。但殊不知,那根最担心的“房地产神经”早已崩紧,抵押贷款利率急升,开工许可骤减,房地产市场正一步步走向泥沼。这波经济繁荣,背后有多少是政策强撑的泡沫,值得每个投资者细细掂量。
市场热闹归热闹,各板块的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。科技、通信这些周期性领域像极了打鸡血,吸足了机构的风头,而必需消费品和原材料板块反而显得无精打采。谷歌和贝宝的联姻、新能源技术的加码,确实让科技企业板块如虎添翼。但过高的市盈率已经让风险投资者心生戒备,标普500的预期市盈率都快到“稀缺时代”了,还能有多少回旋的余地?某些大鳄趁着这波上涨落袋为安,抽走巨额资金,能不让人捏一把冷汗?
说实话,华尔街的戏码厉害的地方就在于,你永远搞不明白它接下来是撒糖还是撒刀。前脚机构们摩拳擦掌“超配股票”,生怕错失AI风口红利;后脚却又强烈表示市场估值过高、风险告急。这怎么看都像是一场陷阱,关键就在于谁比谁跑得快。连瑞银的首席投资官都话里话外地提醒大家,别被这段“强劲的上涨”冲昏头,适时盘整才是正解。
如今,季末的钟声即将敲响,许多投资者估计早已经在琢磨获利回吐了。但不能回避的是,美联储的降息信号毕竟给了市场一个心理支撑,再加上经济并未释放明确的衰退信号,大家也许会心存侥幸,“别跟美联储作对”一时半会儿还真成了铁律。但,把未来经济复苏完全压在货币宽松和几个科技领域的风口上,能稳住的盘到底还能撑多久?
思来想去,难免会生出一番感慨。华尔街这些年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市场的繁荣从来不过是一个周期的泡沫与另一个泡沫的交替。每一波上涨背后都有人笑有人哭,芸芸股民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小舟罢了。你是否会选择在顶端冒险搏杀,还是听从警告见好就收?或者说,那些所谓的经济走势、通胀可能,也不过是庄家手里的博弈工具,真真假假间,谁又是最终的赢家?
配资之家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